潤滑脂的主要指標及意義
滴點
用滴點測試儀,在規定的加熱條件下,潤滑脂受熱熔化從不流動態轉變為流動態而滴落時的溫度滴點主要取決于稠化劑的種類及含量,可大致
用來衡量潤滑脂的最高使用溫度。
稠度
潤滑脂的稠度是指它的軟硬程度,用錐入度來表示。
在25℃,標準圓錐體自由落體而沉入潤滑脂中5秒所達深度,單位0.lmm
一般錐入度為工作錐入度,即潤滑脂試樣在工作器中經孔板60次剪切后再進行測定所得錐入度值
分油度
指潤滑脂保持結構穩定,防止基礎油從潤滑脂中析出的能力。
在圓錐不銹鋼網內裝入潤滑脂10g,懸掛在燒杯內,在規定的溫度下經過規定的時間后(一般為100℃,21h),測得分離的油量,用%表示。
機械安定性
指潤滑脂在機械工作條件下抵抗稠度變化的能力,即抵抗機械剪切作用的能力。
延長工作錐入度
潤滑脂試樣經孔板工作器以60次/min速度上下工作100000次后測定錐入度變化值,或以變化百分率表示。
滾筒安定性
將50g潤滑脂試樣在5kg重滾柱下滾壓2h(轉速165r/min),測定滾筒碾壓后潤滑脂錐入度變化率。
潤滑脂經剪切后錐入度變化值或變化率越小,其機械安定性越好。
氧化安定性
指潤滑脂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抵抗氧化的能力。
常用氧彈法測試,將潤滑脂試樣放入不銹鋼的氧彈中,充入0.8MPa氧氣,在規定的溫度和時間內(99℃,1O0h),測定氧氣的壓力降低
值,以及氧化后試樣的酸值或游離堿的變化。氧壓降越小,或者氧化后試樣的酸值或游離堿的變化越小,表示其氧化安定性好。
蒸發性
衡量潤滑脂在貯存和使用中,由于基礎油的蒸發,導致變干而引起性能變化的趨勢。
將盛滿厚1mm的潤滑脂試樣的鋼皿置于專門的恒溫器中,在規定的溫度下保持一定時間(99~150℃,22h),測定其損失的質量。
銅片腐蝕試驗評定潤滑脂對銅金屬造成腐蝕的可能性。
將規定尺寸研磨的銅片放入潤滑脂試樣中,在規定的溫度經過規定的時間后(100℃,24h),以試驗后銅片表面變色情況進行評定。
潤滑抗磨性
四球測試:是評定潤滑脂的極壓抗磨性能的試驗。
抗磨性能—最大無卡咬負荷:PB;磨斑直徑:D392N60min
極壓性能—燒結負荷:PD;綜合磨損值ZMZ
環塊試驗(Timken):線接觸滑動摩擦形式,測定承載能力及抗擦傷能力,用OK值表示。
低溫轉矩
表示潤滑脂在低溫條件下使用時阻滯低速滾珠軸承轉動的程度,其數值大小顯示該脂的低溫使用性能。
起動轉矩—軸承內環轉動開始時隨帶外環轉動的最大轉矩;
運轉轉矩—軸承在穩定轉動(轉動60min )后測得平均轉矩。
起動轉矩遠大于運轉轉矩,特別是在較低溫度下。轉矩單位:N.m。